台灣當代小說~三八淚
語三乙 9302222 陳怡寧
此篇寫作的背景是民國三十八年,國民政府轉遷來台之後,所頒布的台幣兌換新台幣政策,相差的物價讓當時窮苦的人民更為窮困,此篇小說就是站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的小人物觀點,來描述政府播遷來台之後,對本土人民所造成的動盪,就如文中所說的:
『你自己就沒有賠過,反過來笑人。當時大家都不是賠得眼淚倒流?』另一個哼了一聲,搶著說。
《三八淚》此文章名並不是我們平常所了解「三八」的意思,而是因為政府播遷來台並且頒佈新台幣政策的時間,正好是民國三十八年,故取其三八,而文中主角牛皮哥,之所以會從一個勤奮工作的老實人,變的如此瘋瘋癲癲,也是由於這場幣制的兌換,因為這場幣制的兌換,並沒有真正考慮到辛苦工作的人民,使得人民的生活由原本的困苦,變得更加難以維生,最後也只能這樣默默接受如此的變動,而無奈的流下三八淚。
這樣一來,鄉下人最吃虧,因為本省從來沒有經驗過貨幣大貶值的苦頭,所以統統不曉得對策,也沒有人曉得囤積,握著貨幣一直任其貶值,大多數都是這樣,尤其是牛皮哥最甚。
這場貨幣兌換,或者說由政府所掌控的金錢制度,最被忽略的就是這些本來就住在台灣的本省人,因為沒有人替他們發聲,所以成了默默被犧牲掉的族群,原本歡欣的迎接國民政府的到來,卻萬萬沒想到,這個新政權的來臨,沒有替他們帶來幸福,而是緊接著另一場的災難來臨,牛皮哥就是當時最無辜受害者的寫照。
『天理良心,這個人明明是好人,為什麼到這個地步呢?你太老實,老實就是笨,現在的社會專騙老實人,還有什麼……。』
這句話最能說出中下階層在那時代的心聲,對於這樣的不合理的政策,導致生活更加難以維持,他們除了接受和無奈之外,卻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去抗衡,於是這篇小說,無非是對於這種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,也是為當時社會的中下階層人民發聲。
- Jan 17 Wed 2007 18:36
三八淚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